政府信息公開
2021年富錦市法治政府建設情況的報告
今年以來,富錦市委、市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,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大局,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法治政府建設,不斷開創全市法治政府建設新局面,現將我市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報告如下:
一、工作舉措及成效
(一)堅持黨對法治建設工作的絕對領導
始終堅持黨對法治建設工作的絕對領導,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,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,將法治建設工作實績納入富錦市政績考核指標體系,將法治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、年度工作計劃和年度考核中,推動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。健全和落實黨員干部法治培訓、法治講座制度,采取專題黨課、專題講座等方式,分級、分類組織干部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、《論堅持全面依法治國》等專題集中學習培訓,堅持運用法治思維踐行法治理念,通過專題學習、專業講授,推動從“人治”到“法治”的觀念轉變。2021年全年通過市委常委會會前學法29部、政府常務會會前學法20部,提高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想問題、作決策、辦事情的能力。
(二)深化政府職能轉型升級
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多次在會議中研究部署法治建設工作,把述法工作納入領導干部年終述職內容,各鎮、各部門主動向市委市政府報告本年度法治建設情況,落實黨政“一把手”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,全力推動各項法治建設工作有序開展。
一是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。動態調整我市3312項權力清單,全部進行法制審核,進一步明晰機構改革后部門權責事項。根據省權責事項管理平臺事項清單,結合我市實際情況,對機構改革前、后權責清單進行梳理、調整,在3312項歷史權責清單中,共保留3094項、精簡218項,精簡比例6.58%,并通過政府網站對外公布。對政府性投資基礎設施項目,推行“一會三函”審批改革,項目完成工程招投標即可開工建設。
二是健全依法決策機制。推動《富錦市人民政府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規定》、《富錦市人民政府工作規則》等一系列文件落地生根,使各級機關及所屬部門有章可循。重大決策事項全部通過常務會、市長辦公會等集體討論、審議,市政府作出重大行政決策前,均進行合法性審查。聘用3家律師事務所知名律師作為政府法律顧問參與進行合法性審查,未經合法性審查或者經審查未通過的不予審議。法律顧問全程參與審查政府及各部門擬對外簽定的合同、協議等59件,提出法律意見及建議430余項;參與審核重要文件稿件9件,提出法律意見和建議70余項,參加重大案件討論或信訪化解事件討論會議10余次,對招商引資和重大建設項目進行了風險防控,對信訪事件中的信訪人進行法律宣傳和處理方式的法律指引,化解了信訪矛盾,為依法行政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保障。
三是強化規范性文件管理。嚴格落實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制度,2021年報備出臺的規范性文件17件,備案率、及時率、通過率均達100%。開展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3次,清理結果均在市政府網站上公示,落實規范性文件長效管理機制。
(三)規范權力在法治軌道運行
一是規范行政執法資格。全面梳理行政執法部門行政執法人員資格,對不符合執法條件的人員進行清理,最終保留行政執法人員477名。
二是落實行政執法“三項制度”。積極開展行政執法監督工作,深入推進行政執法公示制度、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、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等三項制度改革,建立和完善行政執法監督制度,加強對行政執法結果公示的監督指導,進一步促進規范公正文明執法,推動改革落地見效。
三是實行行政執法案卷評查。按照省、佳木斯市關于開展案卷評查工作要求,按照《黑龍江省行政執法案卷評查辦法》,指導各執法單位進行內部自查,對當年行政執法案卷進行案卷抽查,自查案卷15850本,抽查案卷100本,合格率99.9%,及時發現行政執法薄弱環節,改進執法工作。
四是全面推進政務公開。印發全市政務公開工作要點,對重點領域信息進行專項部署。健全完善依申請公開辦理制度,2021年在富錦市政府網站發布各類政務信息2438條,向佳木斯市政府報送信息509條,采用388條。
(四)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
一是推動“放管服”改革縱深發展。積極推動“強鎮擴權”,以二龍山鎮為試點,全面依法下放行政權力,極大程度方便群眾辦事。全面升級“一窗受理”,綜合性政務大廳進廳部門達到43個、事項1124項,根據辦事業務性質劃分為10個服務專區和若干附屬功能區,設置服務窗口155個,工作人員310余名。梳理鎮(街道)政務服務事項70項,村(社區)政務服務事項67項,在11個鎮設置村級便民服務站310個,實現村級政務事項“網上辦”,線上線下同步辦,辦事環節、材料、時限,縮減比率均達50%左右。實現群眾辦事多點可辦,政務服務事項“只進一扇門、最多跑一次”。
二是推行市場包容審慎監管制度。指導各執法單位根據國務院對新業態、新領域實行包容審慎監管的意見,按照《行政處罰法》、《黑龍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》等相關法律法規要求,對于一些違法程度顯著輕微的違法行為,大多采取教育與懲罰相結合的方式,責令改正違法行為,不直接給予行政處罰,給予企業改過自新的機會。目前正積極與上級主管局溝通,研究制定符合本地的包容審慎監管工作方案及清單目錄,制定完成后會及時向社會公示。
(五)“八五”普法工作全面啟動
一是完善“誰執法誰普法”工作體系。深入貫徹落實“誰執法誰普法”責任制,制定出臺普法與依法治理工作要點,各執法單位圍繞憲法、民法典、國家安全法、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,先后開展多場次主題宣傳活動,構建黨委依法執政、政府依法行政、司法公正執法、企業依法經營、行業依法管理、基層民主自治、監督體系健全的“法治大格局”。
二是高位推進全民普法工作。以學習宣傳貫徹民法典為抓手,舉辦“崇尚法典精神 共筑美好生活”集中普法宣傳日、“‘典’亮生活”等主題活動。2021年,累計開展普法活動26次、“法律明白人”專場講座8次、青少年保護法專題講座2次,在微信公眾號、微博、一點資訊、今日頭條、抖音等自媒體宣發法律法規、經典案例、普法活動信息近4000條,發放法律書籍3萬余本,現場解答群眾法律疑難和矛盾糾紛問題100余個,并將退役軍人、村干部、網格員群體納為基層法律宣講員,加速群眾遇事找法、行事用法、依法維權的意識提升。
(六)積極化解行政糾紛
一是推動行政復議體制改革。成立行政復議體制改革工作領導小組,研究、探討、成立行政復議機構統一工作,應受盡受、應議盡議,積極運用調解、和解、協調方式解決行政爭議,發揮行政復議主渠道作用。2021年受理行政復議案件7件,已審結6件,均未發生行政訴訟。
二是健全依法化解糾紛機制。建立健全人民調解組織網絡,現有鎮(街道)村(居)兩級總計293個調委會和1個行業性調委會,2021年全年調解民間糾紛175件,調解成功169件,調處成功率達96%。以培養“法律明白人”為抓手,實施村(居)“法律明白人”培養工程,建立村(居)法律顧問工作群12個。
二、存在問題
一是工作開展不平衡,少數部門單位對法治建設工作重視程度不夠。二是工作任務啟動緩慢,相當一部分工作需等待上級制定出臺相關措施后方可啟動。三是專業崗位人才不足。
三、下步打算
富錦市將以抓好“八五”普法工作為切入點,進一步加強黨員干部法治教育,提高廣大黨員干部的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;進一步完善依法行政體制機制,全面推行行政執法“三項制度”,全面規范執法行為;大力推進法治文化建設,一體推進法治富錦、法治政府、法治社會建設,加快構建職責明確、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,為富錦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。